中国的直板,为什么不行了
多年以前,那些见证了2007年世界杯,2008奥运会,2009世乒赛三届大赛男单冠军都被中国直板选手收于囊中的各位,会不会想到自己会见证世界顶尖直板,都来自欧洲的未来。
“直板正统在欧洲”本来是赛博空间中的诸位用来调侃的一句话,结果几年下来,这句话从一句带点自嘲的戏谑,变成了让大家肩膀一耸,已经无法否认的平淡日常。
当然,有些事情仍未改变:直板依然稀少。所谓的“直板正统”,其的也就是目前世界排名最高的两位选手:世界排名第7的法国选手菲力克斯-勒布伦,和世界排名第16的德国选手邱党。相比之下,传统上本应垄断直板打法的亚洲地区,现在排名最高的选手是46位的黄镇廷和48位的薛飞。这种情况已经有了相当一段时间,所谓直板正统在欧洲,是没什么争议的既成事实了。
问题更多在于,这种情况是如何形成的。
从菲力克斯的角度来说,这多少有点命运的意外:他选择直板,是因为当时爸爸打球俱乐部中,最好的球员是个直板。他三四岁在蒙彼利埃的球馆看到了,像大部分孩子那样,就吵着要学。
小勒布伦看到的,是浙江队的陈剑。
2005年10月,陈剑在十运会里3:1战胜王励勤。之后,没有国家队履历的陈建,一年之内又赢了王皓,孔令辉和刘国正。这份履历让他得到了一份去法国Istres俱乐部的合同——也让陈剑遇到了法国队队员斯蒂芬勒布伦。
勒布伦在俱乐部既是选手,同时也执教。他年轻的时候以天赋闻名,但才华多少没能兑现。相比之下,斯蒂芬的堂兄更有名一些,是和盖亭等名将在90年代和中国征战不休的法国队的一员,克里斯托弗勒古。
老勒布伦
勒古
而大概也在菲力克斯见到陈剑,嚷嚷着要像他一样的打球的时间,世界另外一侧的齿轮也开始转动。
2008年,国际乒联修改了对于胶水的规则,用水溶性的无机胶水取代了可以让海绵充分膨胀的有机胶水。2014年7月,又正式将使用了一百多年的赛璐璐球,换成了全新的塑料材质乒乓球——两个规则变化都减弱了旋转这个传统直板打法安身立命的核心要素。
当时中国人并不特别担心:虽然马琳风格的传统直板看起来受到影响很大,但是王皓所代表的直板两面打法受的影响要小得多。大家都已经心照不宣的达成了共识,这才是中国直板的未来。
王皓生涯抵达成熟期之后,形成了一整套基于两面重炮进攻的,围绕高质量进攻的打法。早年并不以质量出名的王皓,成为国家队主力之后将击球质量提升到了某种匪夷所思的程度。
用方博的说法,练习中防守王皓的球“感觉球过来是实心的”。实际上,王皓也是方博和去过他直播间的所有国家队选手中公认质量最高的选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皓树立的方向看起来是如此清晰可靠,直板的方向已经被前辈确立起来,后边大家只要跟着走就行了。
也是从这开始,起码在国家队层面上(实际范围可能要广泛深远得多),直板发展的方向就开始了微妙的偏差。
从现在的角度回看,中国队对直板两面打法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默认了王皓的很多天赋是理所当然,通过连续可以批量推广的,但王皓之所以能打出来,有几个被忽视的天赋因素:
首先是他反手绝伦的手感。从小就打直板两面打法的王皓,反手的感觉可以说是天生的。王皓的启蒙教练管这个打法叫AB面,因为当时甚至还没有直板横打这个叫法。用吴敬平指导的话说,王皓的反手吃球的感觉,就跟用手抓住球一样,想往哪扔往哪扔。
其次是他手腕上的天赋:王皓的手腕有两个通常来说彼此矛盾的天赋,一方面他的手腕在反手这边能打开到我模仿只能骨折的程度,另一方面他的手腕力量很强。中国队当时开发拧拉,最早的实践之一就是王皓正手短球处理不是那么好,蔡振华指导建议试试直接用反面台内去拉——跟直板横打一样,当时甚至还没有拧拉这个说法。
最后就是王皓增重之后的绝对击球质量——之前方博也说了,球像实心的,防守起来球板都被打透了,颤颤巍巍的。
中国队现在的直板选手——比如说正在参加中国大满贯的徐海东和薛飞——打法上受到王皓“质量”这个特质影响很大。拆开单个因素来看,薛飞和徐海东的身体素质和击球质量都不错,但是他们在反手手感,击球质量上和王皓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甚至不止他们,就连樊振东,反手纯粹以感觉而论,都不如王皓。
一个直接的现象是,比赛中很多王皓打起来仿佛轻松随意的球,换到别人就是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失误。质量打折扣,连接不流畅,总之就是仿佛各个环节都按照原版打造,结果还是臣妾做不到。
总体观感来说,直板打法的徐海东和薛飞,整体得分方式更依靠退台之后的主动相持和击球质量,速度*并不很快,前三板也不主打变化。
*注:乒乓球中速度指的是衔接速度,或者说节奏,不是一板打出的球的速度。
乒乓球中,直板打法是一种说法讲究,小技巧很多的流派。而其中门道最多就是握拍:传统上说,拇指食指握拍时候深浅程度,彼此的距离,相对的位置都有很多讲究——很多心得起码有50年以上的历史;后边的三个手指,因为现在出现了直板横打,又有了不同的说法。
现在中国队的直板,几乎是一致性的后边三个手指伸直,这样可以最大化正反手击球的质量——相对来说发球和短球的灵活性受一些影响。这也在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队培养选手上的路径依赖:因为之前王皓打出来了,所以后续培养选手的时候,就约定俗成的走王皓的既定路线。作为一个表现,普遍的握拍很深,甚至徐海东尝试过把板子挫成一个铲子,来增加握拍深度,以加强力量:
而这里就是勒布伦们有所不同的地方了。
陈剑虽然对勒布伦影响很大,但是其实并没系统的执教过他。陈剑在法国的俱乐部生涯结束之后,就离开欧洲回国继续自己的教练生涯了。所以对于勒布伦来说,他的技术打法没有一条设置好的叫做“王皓”的路径,一切的标准都很简单,以我理解出来,打得出效果为准——没有教材,没有路径,只有很大的热情,和很强的主观能动性。
这种变化之一体现在握拍上。相比于中国选手大部分的后边三个手指伸直,菲力克斯的三个手指是蜷缩的,有点类似用那三个手指握住一个球。这种握拍方式最大化手腕的灵活程度,在前三板,发球,甚至反手上旋球都提供最大的精细程度,但相应的,击球绝对质量受影响,尤其是正手。
小勒布伦的握法:曲指
中国教练普遍教学的握法:手指伸直
菲力克斯的发球有些地方和陈剑当年非常相似:出手速度快,节奏有点诡异,同时长球发的非常突然,节奏很好。他发球引拍的时候甚至会把拇指挪开,以继续增加手腕活动的幅度和带来的变化。
而这里就体现出菲力克斯的第二个不同点。相比于中国选手习惯性的参考王皓两面重炮的打法,菲力克斯打从一开始就是更强调速度和压迫性,而非绝对质量。相比于两面高质量,他更擅长的是利用发球的速度和节奏变化牵制对手之后,用快节奏连续的反手压制对手——实际上勒布伦两兄弟都擅长利用发球,但是哥哥更多是发球手法繁多,配合不同套路;弟弟则是发球之后形成近台的快速相持。菲力克斯的打法的核心思路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零百加速,在极速的风驰电掣中直接拉垮对手。
相对的,菲力克斯的反手体系,击球点比其他选手更早,速度更快,压迫力更强,旋转变化也更多。
于是,历史在这种时候形成了绝妙的反差:十几年的发展下来,中国这边的选手似乎更青睐击球质量,而欧洲这边的选手则多侧重于速度和前三板——在直板上,欧洲和亚洲的传统彻底调转。
更妙的是,起码现在看起来,从规律上说,这次似乎是欧洲人探索到了更正确的方向。如果只有菲力克斯一个人,那么我们大可以说天才的选择与众不同。但是另一个世界排名最高的选手,来自德国的邱党,技术上的选择和菲力克斯一脉相承(他比菲力克斯还大10岁,但是打出来的时间点差不多)相比于王皓,他们更加近台,注重速度与连续,击球点更早,而不那么注重绝对质量。邱党相对攻防平衡,菲力克斯则几乎不防守。除此之外,两人大方向上共同点更多:两个人握板后边三指都更加蜷缩,相持注重速度,更关注每一板和下一板的彼此衔接。
——中国还没复制出下一个王皓,而看起来欧洲已经摸清楚了直板真正普适化的路怎么走了。
更带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菲力克斯和邱党走的这条路线——快速相持和注意连续——恰恰是王皓当年出道打出名堂的路线。2002年前后,还不是第一重炮手的年轻王皓在一系列公开赛上战胜主要选手,靠的就是吴指导说的“勾手发下去,台内拧起来,保证两面衔接比较快就行”。后来的王皓击球质量越来越强,反倒让大家都忽视了直板打法某些更本质的东西——一个本来就更灵活的握拍方式,或许是时候把关注重点放在更注重技巧性的方向上了。
当然,还是得指出,即便是这种更强调速度,灵活,连续的直板打法,对运动员的要求和整体打法的难度仍然要高于主流的横板打法。换句话说,正因为直板因为其自身特点,它本身打法的可行范围要狭窄的多。这点本身并不新鲜。过去三四十年,无论什么规则和年代,直板打法对运动员的要求都比横板高很多。如果菲力克斯们的探索是成功的——现在看起来如此——这起码会让这条看起来本来就快走不通的路,变得通顺一些,哪怕仍然狭窄。
从一个稍微不同的高度来说,同样的故事在乒乓球过去这十几年中不止存在于直板打法上。随着规则,技术等等一系列的发展,很多不同打法之前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东西其实都已经受到了挑战。约定俗称的路径和经验再没产出过成果,而按照自己能动性积极尝试并且实事求是的选手反倒能打出名堂,摸索出和以前非常不同的风格。过去十几年,我们已经看到了横板正胶的欧洲选手,防弧和长胶打法的印度选手,路线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横板反手生胶选手,还有年过30改了打法重回世界排名前50的情况。
或许现在就是这样一个年代:用自己的方式坚持和探索,把自己的想法放在现实中反复碰撞打磨,用最大程度的能动性驱动,才有机会在已经满是定式和约定俗成的世界中,触摸到那些真正本质的规律吧。
想与队长的作者团队谈笑风生吗?
欢迎加入读者交流群!
请添加微信:hcctgd163
最新资讯
-
IG发布战胜JDG队内语音Meiko我们爬也要爬进世界赛!
2025-09-29 -
能信网友爆料:Gen.G和iG疯狂打训练赛传输打T1的定制攻略
2025-09-29 -
奖金分成纠纷网传小孩10月离开KSGiG、WBG排队签约但心仪Falcons
2025-09-29 -
入围赛iGvsT1预热:争者留其名,LPL加油
2025-09-29 -
韩跆拳道选手张准晒Keria与Zeus社区志愿服务合照
2025-09-29 -
入围赛谁会赢G2全员预测T1战胜IG!
2025-09-29 -
bzzb谈T1打iG票价炒到几千:决赛还是LCK打LCK吧至少票便宜点!
2025-09-29 -
外网议明年谁会去韩华打野:在薪资后面加个零,什么都可能发生
2025-09-29
最新录像